踐行“楓橋經驗”:浦口啟動“萬名調解員入網格進萬家”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南京市浦口區司法局星甸司法所聯合街道聯勤辦、便民服務中心等,在婁子廣場舉行星甸街道“萬名調解員入網格進萬家”活動啟動儀式。街道工作人員、調解員代表共20余人參加活動?;顒蝇F場,調解員共同宣讀“萬名調解員入網格進萬家”倡議書,并動員各位調解員以黨的二十大精神為指引,以此次活動為起點,積極參與矛盾糾紛排查調解,達到早介入、早調解、早化解的效果,以實際工作成效為“楓橋經驗”60周年獻禮。
今年以來,南京市浦口區司法局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積極探索實踐矛盾糾紛多元化解“五個一”構想,通過非訴方式化解糾紛264件,同比新增21.6%。一是注重專業支撐,提升隊伍素質。廣泛吸納懂法律、懂政策、懂專業、會做群眾工作的退休律師、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等人員充實人民調解員隊伍,加強調解人員專業化戰略培養。2023年以來,組織5個街道工作人員及人民調解員進行法律法規、業務知識、卷宗制作等常態化專業培訓6余場次,參訓人員達1205人次,不斷提升人民調解員隊伍建設專業化和職業化水平。二是建立矛盾糾紛防范機制,突出預防為先。組織開展“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服務基層社會平安建設”矛盾糾紛排查化解專項活動,共調解矛盾糾紛1526件,開展矛盾糾紛排查2156次,預防糾紛164件。建立矛盾糾紛大排查、矛盾糾紛信息分析月報告等源頭預防、排查研判、對接聯動糾紛解決保障制度,健全完善信息收集、報送、分析機制,提高預測預警能力和矛盾糾紛調解質效。三是建立基層治理協作機制,突出源頭治理。整合人民調解和基層網格隊伍資源,建立起“黨建+調解+網格”工作機制,使全區90%以上的矛盾糾紛化解在網格,95%的初信初訪一次性得到化解。依托各小區活動中心或新時代文明實踐站,設立“安星”調解驛站,真正將網格打造成排查預警平臺、問題化解平臺和法律服務平臺。寧詩軒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