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三亞:推動自貿港“新園區”升級“金園區”
(資料圖)
產業興旺,以企為核。2019年以來,海南三亞市作為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的重要陣地,相繼規劃了兩大自貿港重點園區:以創新發展現代服務業為主題的中央商務區和產學研城一體化發展的崖州灣科技城。兩大園區目前注冊企業超15000家,2022年營業收入突破900億元,同比增長20%。為推動重點園區加速發展,提升金融服務園區企業質效,人民銀行三亞市中心支行從多條線發力,以定向化的金融服務助力“金牌園區”建設。
出臺金融惠企政策“強支撐”
2022年,人民銀行三亞市中支配合人民銀行海口中支出臺《關于金融支持三亞打造自貿港標桿城市的意見》,并制定相關政策的實施意見。圍繞兩大園區的總部經濟及科技創新提出了一系列支持政策。同時,為降低園區企業融資成本,人民銀行三亞市中支聯合三亞市金融發展局等3部門印發《三亞市普惠小微貸款貼息政策的實施細則》,為符合條件的小微企業給予1.825%的利率補貼。據崖州灣科技城某園林開發集團測算,僅該項貼息政策就為企業減免了利息24000余元,再疊加銀行機構對小微企業提供的優惠利率與園區對小微企業融資的額外補貼,企業的實際融資成本明顯下降。普惠小微貼息政策出臺以來,已為316家企業發放貼息金額158萬元,切實降低了小微企業的融資成本。
設立園區業務站點“強指導”
近年來,人民銀行三亞市中支持續優化金融基礎服務體系,向有需求的區域集中服務力量。在談到2023年揭牌的國家外匯管理局海南省分局崖州灣科技城辦事處時,崖州灣科技城管理局負責人表示:“外管部門直接在科技城駐點,大大降低了企業涉外業務辦理的時間成本。由于涉外政策專業性強、條目多,駐點工作人員面對面解讀外管政策,有助于加深園區招商人員與入駐企業對政策的理解。”國家外匯管理局三亞市中心支局以辦事處為溝通平臺,積極向企業及個人解答、辦理跨境業務,推廣宣傳海南自由貿易港金融政策以及跨境金融支持自貿港建設的系列措施。通過與科技城管理局聯合舉辦園區跨境業務交流會、組織企業座談等方式開展跨境金融政策宣介,共舉辦培訓座談會3場,覆蓋園區企業120家,現場解決企業問題12個,指導20余家企業成功辦理外匯業務,有效發揮了金融服務“前哨站”的作用。同時,中國銀行三亞分行、海南銀行三亞分行等銀行機構已進駐園區設立特色支行,集中力量圍繞科創企業及南繁種業企業開展融資對接,配合人民銀行三亞市中支對園區企業開展融資輔導,加大對園區信貸的傾斜,做園區企業的“加油站”。
推動銀行豐富融資方式“強服務”
“我們企業這兩年已經陸續拿到了8個新品種專利審批,如果能以此融資,進一步增加研發投入就好了。”南繁科技城某CRO種業企業在園區銀企對接會上向銀行機構拋出了融資需求點。為解決園區企業融資難點,人民銀行三亞市中支指導轄區銀行機構豐富知識產權抵押貸款產品,中國銀行三亞分行落地全省首例植物新品種專利權質押貸款,向企業發放資金50萬元。同時,轄區多家銀行機構也陸續推出面向科技企業的“科技易貸”“易創貸”“園區貸”等特色信貸產品。截至5月末,全市高新技術企業貸款余額同比增長9%。
為加快落實“一園一策”“一企一策”的政策要求,鼓勵企業靈活運用資金,國開行三亞市分行通過“專項債+配套融資”的模式支持產業園區項目,已完成對園區某公司的“專項債+配套融資”資金平衡方案編制,重點支持深海科技及南繁育種兩大產業,該模式的落地有助于園區實現債貸平衡,提升信貸資金使用效率。截至5月末,兩大重點園區企業合計獲得授信220億元,貸款余額與總授信額的比重為44%,較年初上升14個百分點。
為提升小微企業獲貸率,三亞市銀行機構圍繞園區加快“政銀保”項目推廣,全市已有9家銀行機構同擔保公司開展合作授信,減輕了園區初創小微企業在缺乏合格抵押物背景下的融資壓力。“政銀保”項目參與銀行在2023年向兩大園區共12家企業發放擔保貸款4350萬元。截至5月末,全市銀行機構投向兩大重點園區貸款余額同比增長38%。 多樣化信貸產品相繼落地與品牌化產品的增面擴量緩解了園區民營、小微企業的融資難題,進一步激發了銀行機構扶持園區初創企業的積極性,推動重點園區實現高質量發展。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