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力災后重建 金融服務如何彰顯溫度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近期,京津冀多地持續強降雨引發洪澇災害,災情汛情牽動人心。幫助受災群眾和企業減少損失,加快災后重建迫在眉睫,金融支持是其中重要一環。
為做好相關工作,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接連印發《關于加大保險預賠付力度 著力做好防汛救災保險理賠工作的通知》《關于做好防汛救災和災后重建金融服務工作的通知》等,從多方面部署相關工作。
首先,為受災地區恢復生產和重建家園提供強有力的支持,金融要做好百姓生活的保障者。金融機構首先要保障基本金融服務不斷檔,讓百姓安心、放心。具體來看,要不斷完善應急保障機制,確保災情期間金融秩序不亂、金融服務不斷。一方面,通過排查網點各類設備和基礎設施隱患,保障重要金融資產和數據安全,維持網點穩健運行,保開門、保營業、保供應、保服務;對于受災嚴重或交通不方便的區域,則要暢通線上服務渠道,盡可能便利百姓生活,避免出現金融服務真空。另一方面,要盡力滿足災區交通、通信、燃氣、電力、排洪防澇等基礎設施修復重建和改造升級等重點領域的金融服務需求。
其次,為受災地區恢復生產和重建家園提供強有力支持,金融要做好風險的分擔者。資源配置和風險分擔是金融業的重要功能之一。其中,保險承擔著重要的風險轉移、風險分擔、風險預防和資金儲備功能。在災后重建的關鍵時刻,全力以赴做好保險理賠工作,不僅要切實發揮保險作為災害“減震器”作用,減少財產損失,更要發揮其社會“穩定器”功能,讓百姓盡快從災情中恢復過來。在執行過程中,要以最大程度便利百姓和相關主體為目標,通過綠色通道等機制優化“應賠盡賠”,提升理賠質效;此外,還可以借助包括無人機等科技手段,盡快定損,優化理賠服務模式,實現能賠快賠、應賠盡賠、合理預賠。
再次,為受災地區恢復生產和重建家園提供強有力支持,金融要做好生產建設的激活者。助力災后重建,保險理賠是最基礎、最迫切的金融服務,但金融系統的支持還遠不止于此。對于受災企業,金融機構應主動紓困解難,在綜合研判下調整其還款計劃,降低融資成本,助力受災企業脫困。同時,對于相關領域的重點行業,要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助力其提高后續發展能力。
災后重建需要各界凝心聚力。作為實體經濟的“血液”,為受災地區恢復生產和重建家園提供強有力的金融支持,是金融系統的使命擔當,更是其職責所在。在金融管理部門的引導下,我們期待金融系統凝心聚力,引金融活水,為災后重建提檔加速,將更多優惠政策、信貸資金向受災嚴重的地區、行業傾斜,更好發揮金融資源配置、風險分擔和賦能實體功效,形成加大災后金融供給、提升金融服務質效的強大合力,以“加速度”的金融服務彰顯金融的溫度。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