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個方面判斷脾胃好壞!調理方法看過來→
夏季為一年中濕氣最盛的季節,
脾胃疾病較多見,
此時是脾胃保健和養護的重要時期,
(資料圖片)
那么如何判斷脾胃好壞,
并在生活中科學調養脾胃呢?
中醫給養脾胃“劃重點”
養脾胃不是一天兩天的事情,可以先從以下幾個方面調養。
1.認真吃飯
吃飯時要細嚼慢咽、不要說話、不要暴飲暴食、不要邊工作邊吃飯、不要邊走路邊吃飯,也不要在吃飯時生氣、郁悶、難過,更不要饑一頓、飽一頓。
脾胃怕生、怕冷,盡量不吃或少吃各種生冷寒涼的食物。特別是胃本來就不好的人,更要少吃辛辣、刺激的食物。
五谷最養脾胃。很多人脾胃過于虛弱,一時無法消化太多食物,可先從米湯開始。
在夏季這個養脾的關鍵時期,應該結合健脾、祛暑、化濕等方法進行調補,可以吃些綠豆、蓮子、絲瓜、陳皮、鴨肉、鯽魚等。多吃薏仁、茯苓和粳米煮的粥,也能起到滋養脾胃的作用。
2.避免壞情緒
脾胃怕生氣。中醫看來,生氣動怒、憂思郁結,都會導致肝氣不舒,橫逆犯脾,易出現腹脹氣滯、胃脘不適等諸多病證。
要想養好脾胃,就要放下偏執,用寬容通達的心面對生活。
3.適度運動
經常久坐不動,時間久了也會傷脾。對于脾胃虛弱、體內痰濕重的人,在三伏天里可以通過多曬太陽、多運動、少吹空調等培育陽氣。
4.養生妙招
材料:干桂圓、花椒、艾葉。
方法:將1個干桂圓肉、5粒花椒粒、1克艾葉放在手心里,然后將它們揉成一個小球,然后將揉好的小球放在肚臍上,用紗布將其固定,貼4小時~6小時即可。
功效:桂圓肉性微溫,歸心、脾經,具有補氣養血、開胃養脾的作用;花椒性溫,具有溫中散寒的作用;艾葉有溫經散寒、祛濕止痛的作用,平時可以通過這種方法溫補脾胃。
脾胃好不好?看這五個方面
1.看食欲
如果沒有食欲,可能就提示我們的脾胃功能出現了障礙。
2.看面色
如果照鏡子時發現面色比較黃(面色萎黃),而且整個人沒有精神(神疲乏力),通常可以判斷為脾虛。
3.看吃飯
可以觀察進食稍微油膩的食物時,是否出現大便次數增加的情況,如果大便次數明顯增加了,可以考慮是脾虛引起的腹瀉。
4.看濕氣
脾胃虛弱,水液運化代謝失常,容易生內濕,而濕困脾、脾氣不奮,又加重了水濕的問題,形成惡性循環。
因此,脾虛的人多伴有痰濕,可表現出這些癥狀:
身體沉重,人發困、發沉、沒精神,感覺疲勞;大便不成形,或溏稀或便秘;嗓子不清爽,總感覺有痰,鼻炎、咽炎反復不斷;臉上長斑、起痘(膿包痘),有黑眼圈,眼袋明顯;容易浮腫、腰酸、肩膀酸痛、關節痛。
5.看舌頭
脾虛的人舌胖大有齒痕,舌苔厚膩水滑。齒痕是舌頭與牙齒擠壓形成的,舌頭胖大才會出現齒痕。
夏天傷脾胃的七件事
1.吃冷飲不節制
有些人吃冷飲毫無節制,寒氣也隨之進入體內。寒傷脾,如果實在想吃冷飲,最好多在嘴里含一會兒,以減少對脾胃的刺激。
2.空調溫度太低
空調吹出的冷風為外寒,對脾胃不利。很多人在空調、電風扇環境中,易出現肚子涼痛,甚至腹瀉,都和外寒侵襲脾胃有關。
室內外溫差最好不要超3℃~5℃,室內濕度保持在60%左右,溫度在25℃~26℃之間。
3.涼茶喝太多
正宗的涼茶內含性涼的中草藥成分,比如菊花、金銀花、荷葉等,有去火的功效,內熱、上火的人可以適當喝一些。但對于脾胃虛寒的人來說,喝太多涼茶就是“雪上加霜”。
4.主食吃太少
中醫講“五谷為養”,不吃主食,脾胃會越來越虛弱。
5.飲食不規律
如果經常饑一頓飽一頓、邊走邊吃或吃飯中談事,久而久之必然導致脾胃虛弱,容易患上胃炎、胃潰瘍等疾病。
6.熬夜
夏天天長,再加上炎熱,很多人習慣晚睡。熬夜傷陰,容易引起陰虛、氣虛,不僅傷害脾胃,五臟都很受傷。
要想養生,必須睡好“子午覺”,即晚上睡覺不能晚于23點,中午再睡半個小時。
那么該如何調理呢?
一起來了解↓
食療方
針對脾胃虛弱食療方
藥膳:胡蘿卜大米粥
制作:大米100克,胡蘿卜50克,大米煮成粥后加入胡蘿卜,煮熟爛后食之。
效用:有健脾養胃的功效。
針對痰濕食療方
藥膳:山藥冬瓜湯
制作:山藥50克,冬瓜150克置鍋中慢火煲30分鐘,調味后即可食用。
效用:健脾益氣利濕。適合痰濕質,尤其是單純性肥胖者食用。
針對血瘀食療方
藥膳:三七丹參雞湯
制作:丹參5~10g、三七5~10g、母雞1只,將兩味藥填入雞腹內,水煮燉熟,吃肉喝湯。
效用:活血化瘀。
注意:有血瘀表現的人可以吃,沒有血瘀證的慎食。
責任編輯 徐玲
來源 浦東發布
上觀號作者:浦東觀察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