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芯片收入下滑25%、凈利潤降幅達37%,高通計劃“裁員過冬”
美國時間8月2日,高通在美股盤后發布了截至6月25日的2023財年第三財季報告。基于非美國通用會計準則,報告期內,高通實現營收億美元,同比減少23%;凈利潤為億美元,同比下滑37%。
高通的主要業務由以芯片產品為主的半導體業務(QCT)和以知識產權授權為主的技術許可業務(QTL)兩大板塊構成。
(相關資料圖)
2023財年第三財季,高通QCT業務營收為億美元,同比下降24%,稅前利潤為億美元,同比下降42%。高通QTL業務營收為億美元,同比減少19%,稅前利潤為億美元,同比下降25%。
手機行業下降,高通持續承壓
高通業績下滑的主要原因是,智能手機行業的持續下行,導致其核心業務手機芯片的營收出現了大幅下滑。
根據市場調研機構Canalys數據顯示,2023年二季度,全球智能手機市場出貨量為億部,同比下滑10%。全球前五大廠商對比去年,三星、蘋果、小米和OPPO出貨量都出現了下滑,只有傳音出現了同比上升,漲幅為22%。
在中國市場,根據IDC的數據,二季度是手機廠商重要的出貨節點,各個手機品牌會選擇在“618”年終大促期間進行降價銷售。但是,在廠商與電商平臺雙重優惠補貼,且力度較大的情況下,智能手機銷售同比下降幅度仍超過5%,消費者需求持續低迷。
2023財年第三財季,高通QCT業務中,主要的手機芯片業務營收為億美元,同比下滑了25%。
高通的手機芯片有近6成的營收來自中國廠商。不過,按照IDC的說法,目前來看中國基礎的消費者需求尚未恢復,因此廠商以及供應鏈上游的出貨量也不會有明顯改觀。中國智能手機市場依然處于低谷,市場情況未見好轉。
但值得注意的是,二季度中國智能手機市場出現了一個新的變化,那就是華為手機的市場份額重新回到前五位置。同比2022年第二季度,華為的市場份額增長了%。
談及中國客戶華為,高通CFO Akash Palkhiwala在財報電話會稱,在對后續兩個季度的預期中,未假設將有與華為相關的大量營收。高通目前有向華為供應4G芯片的許可,但沒有供應5G芯片的許可。
在高通QCT的各個子業務中,汽車芯片業務是唯一正增長的業務。報告期內,高通汽車芯片業務實現營收億美元,同比提升13%,連續11個季度錄得兩位數同比增幅。但由于目前汽車芯片營收占總收入比重僅為5%左右,該業務的正增長也難以挽救高通整體的下行業績。
計劃裁員“過冬”
基于目前的市場形勢,高通CEO安蒙稱,公司對市場預期采取保守態度,并將積極采取額外的成本行動,優先將資源分配于支持未來增長和業務多元化機遇,以確保高通處于有利位置,為股東創造最大價值。
展望第四財季,高通預計公司營收將在81億~89億美元。基于非美國通用會計準則,高通預期第四財季每股收益為美元。上述預期區間中值均低于市場預期。
而安蒙所稱的成本行動,即為裁員。高通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提交的季度報告中顯示,截至2023年6月25日的九個月中(即高通2023財年前三個財季),高通產生了億美元的調整相關費用,其中絕大部分為員工遣散費用。上述行動包含于高通2023財年削減成本的措施之內,預計將在該財年結束時基本完成。
高通預計,裁員帶來的相關遣散費用,其中大部分將產生于2023財年第四財季。高通CFO Akash Palkhiwala表示,在看到基本面持續改善跡象前,公司縮減成本的態勢不會立即改變,預計削減成本的措施將持續到公司的下一個財年。
財報發布當天,高通股價收盤跌幅為%。美國時間8月3日美股盤前,高通股價繼續下探,盤前跌幅近9%。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