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峰來臨前15個小時指導船廠轉移在建躉船 四川瀘州海事守護川江安瀾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封面新聞記者 徐慶
8月13日,長江瀘州納溪段迎來了2023年以來最大一次洪峰過境,洪峰水位9.25米,長江水位單日漲幅達到5米以上。納溪海事處秉承“先鋒”理念,全員行動、靠前調度、日夜堅守在長江一線,果斷采取“關、停、限”等措施,組織轉移涉水岸坡船舶和財產,實現入夏最大洪峰過境期間,轄區港航企業、船舶、船廠“零傷亡、零險情”。
“沒想到這次洪峰水位比預報的還要高,謝謝納溪海事指導我們船廠在距離洪峰來臨前十五個小時,把在建的躉船安全順利地移至水面拋錨定位,才保證這艘新建船舶安全渡過這輪洪峰,不然上千萬財產就可能不保了。”談起應對本輪洪峰,瀘州江運船廠負責人對海事工作人員很是感激。
據了解,納溪海事執法人員在洪峰來臨前的安全宣傳和巡查中,發現瀘州江運船廠岸坡上的在建躉船可能會被洪水淹至船中,執法人員綜合評估在建躉船船體建設進度后,果斷說服船廠負責人摒棄僥幸心理,堅決組織員工爭分奪秒地將這艘新建躉船通過氣囊下水、拋錨以策安全。躉船拋錨定位后,納溪海事處還調派了1艘大馬力貨船、3艘應急救助拖船,在船廠、納溪港區、野鹿溪錨地等水域應急待命,做好應急處置準備。
“要不是納溪海事在入汛前采取措施把這兩艘破爛水泥船拆解上岸,這河水肯定要把它沖沉到航道中間,那就不得了了。”長江瀘州航道局器材維修中心的值班船員說。船員口中的兩艘破爛水泥船,實際上是原瀘州宇洋航運公司涉刑事案件的兩艘老舊船舶,公司法人此前已被判刑入獄,且公司和法人還涉及復雜經濟糾紛。
這兩艘船齡接近三十年的老舊水泥船無人值守,船體銹蝕嚴重,隨時可能傾覆,存在重大安全隱患,是困擾各方的老大難問題。納溪海事處執法人員憑著一股狠勁,反復走訪法院、檢察院、長航公安、交通等部門,以及銀行等單位,最終形成解決方案,歷時一年半,通過四輪法拍,最終協助將存在重大安全隱患的宇洋1號躉、宇洋2號躉合法處置,并及時督促買方在入汛前安全環保地拆解上岸,從根本上解決了安全隱患。
重拳整治安全隱患,硬核出擊、積極應對洪峰,是納溪海事人爭做“先鋒”的一個日常。納溪海事處負責人龔天軍表示,“先鋒”文化軟實力,實現履職硬擔當已成為納溪海事干部職工共識,在日常工作中,納溪海事始終以提升本質安全確保轄區平安寧靜,當好水上交通安全和“美麗長江”捍衛者,為推動長江航運高質量發展、瀘州建設新時代區域中心城市貢獻納溪海事力量。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