訛變成貓的“哈基米”,會演化成新時代的“只因”嗎?
在國內二游賽道血流成河的當下,《閃耀!優俊少女》無疑是被寄予厚望的下一個爆款產品。
《閃耀!優俊少女》這個名字實在是有點……難聽,咱們還是用《賽馬娘》好了
【資料圖】
作為曾經在日本引發社會現象,掀起一陣賽馬熱潮的二次元手游,《賽馬娘》的實力有目共睹。只可惜來到日本之外,踏上陌生的土地,賽馬文化的缺失也總會讓本作的魅力大打折扣,國服能否復現日服當年的榮光,現在看來還是個未知數。
好消息是,在過去的半年里,《賽馬娘》已經在國內實現了某種意義上的出圈,為游戲宣發打下了堅實的基礎,不少網友可能都在各種場合聽到過游戲主角“東海帝皇”的“角色曲”。
但壞消息是,《賽馬娘》出圈的不是馬,而是貓——準確來說,應該是“哈基米”。
1
首先咱們得搞清楚,哈基米到底是什么意思?
喜歡足球的球迷們可能會將目光投向“摩洛哥第一深情”,現效力于法甲巴黎圣日耳曼俱樂部的球星阿什拉夫·哈基米;
懂日語的朋友們或許會認為這是はちみ的中文音譯,如果一定要較真的話,大概就是蜂蜜的意思;
但在如今的中文互聯網語境之下,哈基米顯然有著不同的含義,打開搜索引擎輸入這個詞,你能找到諸如貓咪、兔兔、小狗等各種動物的圖片,似乎哈基米并沒有明確的定義,而是可以用來代指一切可愛的小動物。
當然了,大部分的“梗百科”都會告訴你,哈基米出自《賽馬娘》動畫第2季第12集的一個場景,喜歡蜂蜜水的東海帝皇在買東西的過程中唱起了自己編的小曲,歌詞大意為“蜂蜜蜂蜜蜂蜜,只要喝了蜂蜜特飲,腳步腳步腳步,就會變輕快”,其中,蜂蜜的日語發音與“哈基米”相近,按照原教旨主義者的觀點,網友們口中的哈基米的原意應該就是東海帝皇最愛的蜂蜜水。
曲調歡快,歌詞搞怪,再加上東海帝皇的可愛,這段“蜂蜜之歌”讓原作粉絲們愛不釋手,在《賽馬娘》的粉絲社區里,大家親切地將這首“ハチミのうた”稱作“八千三之歌”,相關二創在B站上十分流行,這也為它日后出圈埋下了一個不大不小的伏筆。
去年11月,B站UP主“京橋剎那”以知名動漫作品《CLANNAD》的角色春原陽平的專屬BGM《馬鹿ふたり》(兩個笨蛋)為基礎,創作了一段東海帝皇的調音視頻。這段視頻在當時并沒有引起太多的關注,然而不久之后,這首曲子在未標明出處的情況下被四處轉載,“哈基米”也逐漸遠離了它的誕生平臺,轉向用戶活躍度更高的抖音。
抖音短視頻的感染力想必無需多言,而哈基米魔性洗腦的歌詞與曲調更是加劇了“人傳人”的現象,究竟是誰率先將這首曲子用在了可愛的貓咪身上目前已經無從考證,唯一可以肯定的是,哈基米在抖音上火了,而且火得很徹底。
這不是我們抖音的梗嗎?下次記得注明出處
當今互聯網時代,網民的造梗能力非凡,上半年還炙手可熱的網絡熱梗到了下半年就無人問津的現象也并不少見,但哈基米顯然尚未淪落至此,如果近段時間你造訪過KTV,便能深刻理解哈基米那驚人的統治力;
這應該算中文歌還是日語歌?
哈基米的影響力并未局限于民間,8月3日,備受矚目的熊貓丫丫迎來了它的生日,新華社官方賬號也“接地氣”地用上了哈基米的BGM以表慶祝;
這么一來,那些學中文的國際友人這下也坐不住了,有人一本正經地跑到語言交流網站詢問哈基米到底是個什么意思;
還有人制作了專門的語義注釋,幫助更多不明真相的外國友人了解最新最潮的中文互聯網熱梗。
不過正如某百科網站所說,哈基米這個詞越是出圈,就越會引起部分網友的厭惡與反感,當語言的濫用和誤用開始走出亞文化圈,總免不了一場場注定要到來的“出警”與“反出警”大戰。
2
雖然目前距離2023年的結束還有一段時間,但在部分論壇上,已經有不少網友為哈基米貼上了“年度爛梗”的標簽。
從圍觀群眾的角度來看,哈基米這個詞天生自帶多重原罪:
其一,這是在抖音得到大規模傳播的梗;
其二,這是源于日語的中文本土音譯梗;
其三,這是現充們最愛使用的二次元梗……
不難發現,哈基米一詞精準踩中了多個容易引發爭論的雷區,這也使其順理成章地成了正方與反方永遠也辨不出個所以然的熱點話題。
以抖音為例,近些年來,各式各樣的“抖音神曲”遭人唾棄已經是老生常談的問題,或是因洗腦循環與反復濫用導致的聽感反胃,抑或是害怕小眾歌曲火起來的逆反心理,不管怎么說,自己喜歡的音樂在抖音上爆火總歸會觸動部分網友的神經。
作為國民級應用,抖音承載著的是上億級別的日活躍用戶,在如此龐大的用戶基數面前,一切的解釋與辨明都顯得有些蒼白無力,不是所有人都愿意追本溯源,去理解一個梗最初的含義。
而當哈基米=可愛動物的詞意扎根于網友們的心中之后,大家已經壓根不在乎這個梗的由來了,反倒是自作主張自以為是的科普更容易破壞大家一起吸貓的和諧氛圍,說白了,“解釋梗”這種行為真的是既費勁又無趣。
如果你堅持要向大家解釋哈基米的原意,多半也只會收到這類尷尬的回復:“你說得對,但是為什么馬會變成小姑娘?為什么馬喜歡喝蜂蜜水?為什么大家都在惡搞這匹馬唱的歌?”
天哪,這實在是太二次元了。
二次元阿宅與現充們之間產生隔閡也不是一天兩天的事了,在這個熱愛與幻想交織而成的圈子里,現充們的行為邏輯時刻經受著來自四面八方的道德審判,這倒也不能怪二次元人群的A·T立場過于堅固,只能算是雙方的三觀八字不合,互相無法理解對方的想法。
按理來說,現充和二次元本不該對立,但在哈基米的話題上,雙方都有著合理且正當的觀點。遵循著“誰嗓門大誰有理”的原則,“哈基米”這三個漢字在新的時代被賦予了新的含義,二次元就這么“割地讓梗”,被迫交出了哈基米的定義權。
3
拋開語義的衍變不談,無許可擅自搬運傳播顯然也是哈基米這個詞充滿爭議的原因之一。在哈基米走紅抖音的那段時間,哈基米調音的原作者在B站寫下了他對此事的感想,他認為“火出圈對《賽馬娘》和馬廚們是件好事”,并且表示自己并不反對在可愛小動物的視頻中加入哈基米的音樂,只希望轉載者能標明音樂出處,幫粉絲本就不多的自己引個流。
小半年后,這位UP主的視頻數據依舊,仿佛抖音大火與自己全無關系,哈基米在《賽馬娘》粉絲群體之間也逐漸失寵,現在看來大有人人喊打之勢。
哈基米的原曲出自Key社的《CLANNAD》,而Key社近期又歸于騰訊旗下,
不喜歡哈基米的網友們可以期待一下騰訊法務部的動作,
指不定哪天他們就以版權為由把哈基米的視頻全面撤下了
互聯網用語的演變與異化司空見慣,語言終究只是人造工具,工具的意義在于使用,但工具免不了在使用的過程中產生扭曲變形,語言亦是如此。就像沒有人會記得到底是誰率先將“只因”聽成“雞”一樣,如果哈基米今后的影響力足以為自己正名,那么如今的一切爭論都將化作無足輕重的小打小鬧,畢竟,字典因讀錯者眾多而被修改是無可否認的客觀事實。
實際上,類似的話語權搶奪問題在二次元圈子里同樣存在,提起“蔥娘”大家普遍會聯想到初音未來,然而蔥娘一詞最早其實是被用于形容《死神》的女主角井上織姬,并在初音未來爆火之后徹底實現“鳩占鵲巢”,被眾人混淆了原意。
“牛頭人”大概也屬于語言的異化
原則上來說,就算哈基米在過去的幾個月里沒能火起來,其他版本的“哈基米”照樣會出現在音量拉滿的外放視頻之中,就像上個月意外爆火的“恐龍抗狼”和“日本生可樂”,同樣是將大眾不怎么熟悉的語言擺上臺面,然后使其與毫不相干的事物聯系起來,只不過它們是方言,而哈基米則是日語。
說到底,哈基米不是第一個被混淆原意的網絡用語,想必也不會是最后一個。與其擔心哈基米是否會在中文語境里逐漸取代貓的地位,倒不如猜猜哈基米這個詞的熱度能否撐到《閃耀!優俊少女》正式上線——以及游戲開服前的宣發環節會不會用上這個不怎么受粉絲待見的“爛梗”吧。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