兜兜轉轉還在3200 A股未來如何演繹?
上周久違的普漲大幅提振了市場的情緒,對于接下來的行情,大家還是比較期待的,但今年以來市場過于顛簸,投資者心中的疑慮仍未完全消解。時至年中,如何看待A股目前的位置?3200點附近,我們該樂觀還是悲觀?是進還是退?
到撿便宜的時候了么?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眼下正值炎炎夏日,人們借助各種工具,尋找適宜的“低溫區域”。其實在投資領域,逆向尋找“低溫區域”,也不失為一個筑高安全墊的好方法。而以“市盈率”為代表的估值指標,就像是衡量市場溫度高低的“股市溫度計”。
以代表A股整體市場走勢的指數——萬得全A指數為例,Wind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7月27日,該指數最新PE估值為17.53倍,位于近十年的38.43%分位數。這意味著,目前A股市場的整體估值,比近十年間超60%的時間都便宜!
此外,觀察其他A股主要寬基指數的最新估值,上證指數、上證50比歷史上超50%的時間便宜,滬深300、中證800、中證1000、深證成指比歷史上70%的時間便宜,創業板指估值則處于近十年間的極低位置,市盈率分位數僅為個位數!
A股主要寬基指數近10年市盈率分位數
數據來源:Wind,近10年統計區間:2013.7.28至2023.7.27
在投資領域,“追求高性價比”都是亙古不變的樸素真理。當下A股主要寬基指數仍處于性價比較高、值得長期布局的水平,在這個位置,相對于“退場”、“觀望”,堅守或逢低布局,或是更加明智的選擇。
可以樂觀一點了嗎?
如何判斷買點和賣點,“估值”是一個重要的參考指標。但也要注意到,資本市場是一個復雜的系統,我們還要考慮各種因素的綜合影響。那么目前,綜合宏觀面、資金面、政策面環境,我們是否可以樂觀一點了呢?
宏觀面
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2023年上半年我國GDP交出+5.5%的成績單,其中,二季度實際 GDP增長6.3%。2023年二季度GDP實際增速雖低于市場此前預期,但對于全年完成5%左右增速目標仍然提供了支持。
經濟企穩并非一蹴而就,但“穩增長”、“經濟復蘇”仍然是值得關注的長期主線。機構分析認為,近期PPI連續回落已讓下行動能減弱,疊加翹尾影響,下半年PPI將逐步回升。(參考銀河證券研報《提振A股市場,把握主線投資機會》,2023.7.25)
萬家基金經理莫海波也表示,“目前PPI仍處于低位,但未來隨著中游庫存去化以及穩增長政策落實,未來PPI企穩回升,有利于A股企業盈利修復。”
資金面
7月26日,美國宣布將聯邦基金利率目標區間上調25個基點。這是美聯儲自2022年3月進入本輪加息周期以來第11次加息,累計加息幅度達525個基點。近年來,美國加息持續擾動全球資本市場,不過前瞻后市,歐美三季度通脹數據有望進一步回落,市場預期歐美加息周期逐步接近尾聲。
國內方面,今年以來降準以及LPR、MLF代表的市場利率下行,貨幣政策持續寬松。未來,隨著國內流動性的寬松以及全球流動性釋放的預期,對A股市場或將帶來直接和間接的提振。
政策面
值得關注的是,近期,我國重磅會議提出“要活躍資本市場,提振投資者信心”,引發了市場的廣泛關注。機構分析認為,上一次會議出現類似表述要追溯到2018年10月,會議提出“圍繞資本市場改革,加強制度建設,激發市場活力,促進資本市場長期健康發展”。而此次重磅會議關于“活躍資本市場”的提法,多年以來還是第一次,這有望在一定程度上刺激市場信心。(參考信達證券研報《關注政策態度的一系列積極變化》,2023.7.25)
雖然凡事都有個一波三折的過程,市場情緒也并不能在短時間完全反轉,但結合對各方面的分析,目前積極因素正在不斷累積,政策已釋放,宏觀經濟和流動性有好轉預期,信心有望不斷重塑,機構對后市樂觀看好。正如萬家基金經理莫海波在最新的二季報中明確表示,“未來我們對市場維持震蕩向上的觀點”。
3200點是買入的好時機嗎?
從歷史數據來看,3200點是A股非常重要的整數關口。時間回溯至2007年,上證指數首次上漲達到3200點,此后多次反復穿過3200點。
歷史上滬指反復穿越3200點
數據來源:Wind,統計區間:2006.1.4至2023.7.27
如圖所示,選取9個比較典型的滬指穿越3200點的時間點,買入偏股混合型基金指數,可以發現,盡管上證指數兜兜轉轉回到了原點,但偏股混合型基金指數均獲得正收益,此外,持有時間區間越長,收益越佳。
數據來源:Wind,截至日期:2023.7.27
3200點附近及以下是A股比較具備投資性價比的區間。無論在哪個3200點購買偏股型基金指數,只要能夠持續堅持到現在,所付出的時間和耐心,大概率會轉化成投資收益。
(文章來源:萬家基金)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