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規模4000億元!又一地為基金招商拼了!
近日,在創投領域,武漢的光谷(東湖高新區)又干了一件大事。
8月15日,光谷公布了“世界光谷”全球產業合伙人三年行動計劃,面向全球構建產業合伙人網絡,其中還提到,要打造總規模4000億元的產業投資基金矩陣。
據了解,近年來,隨著我國股權投資市場格局不斷調整,國資背景LP愈發壯大,吸引落地的產業投資基金也愈發龐大,各地政府都試圖借此持續推動地方產業轉型升級與科技創新發展,千億級基金集群數量急劇攀升。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頻頻出臺創投政策
據了解,光谷于1988年創建成立,是中國首批國家級高新區、第二個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中國(湖北)自由貿易試驗區武漢片區,并獲批國家光電子信息產業基地、國家生物產業基地、央企集中建設人才基地、國家首批雙創示范基地等。
在一大片光環下,光谷還有著諸多優勢:光谷集聚了武漢大學、華中科技大學等42所高等院校、56個國家及省部級科研院所、30多萬專業技術人員和80多萬在校大學生,是中國三大智力密集區之一。2022年,光谷GDP增長6%。其中,GDP總量、固定資產投資、招商引資到位資金總量武漢市第一,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速武漢市第一。
近年來,湖北和光谷在創投領域頻頻出招:2022年發布了創業投資引導基金管理辦法;還出臺了《關于打造中部地區風投創投中心的若干措施》,全鏈條獎勵股權投資機構,旨在將光谷打造成為中部地區風投創投中心;今年,光谷發布《光谷天使投資人培育專項資金管理辦法(試行)》,宣布出資設立專項債權資金——“光谷天使投資人培育資金”,面向投資人個人支持達百萬元……
而此次最新的“三年行動計劃”提出,將圍繞光電子信息、生命健康、智能網聯大終端、未來產業及現代服務業5大方向,光谷打造“世界光谷”產業合伙人矩陣。強化創新、資本、人才、場景等產業發展的關鍵要素和資源供給,打造總規模4000億元的產業投資基金矩陣,3年內發布100個場景機會,激發產業合伙人發展動能。完善產業發展空間、城市配套功能、產業政策等環境配套,3年新增工業廠房300萬平方米,商業設施不少于170萬平方米。強化協同,“人人關注企業、人人支持項目、人人關心發展”“不是在去拜訪合伙人的路上,就是在為合伙人破解難題的現場”,共同服務于產業合伙人發展,壯大合伙人隊伍。
“三年行動計劃”還提出,力爭到2025年,光谷全球產業合伙人網絡覆蓋全球,產業主體加速匯聚,誕生1家千億級科技領軍企業,集聚5-10家全球一流龍頭企業,培育一批高科技、高成長、高價值企業,形成1個萬億級產業集群和若干個千億級特色產業集群,“中國光谷”世界影響力初步顯現,成為全球企業投資向往地、全球人才圓夢地。
聯想集團副總裁、聯想創投合伙人宋春雨表示,“從2012年聯想武漢產業基地落戶、聯想與光谷雙向奔赴的十多年間,在光谷保持了產值、增幅、出口、納稅額四個第一。”聯想創投與光谷深度合作,在產業布局、生態協同、創新布局等領域形成了光谷模式,將以本次活動為起點,堅持做時間的朋友,共攀下一個科創新高峰。
事實上,此前光谷的政府引導基金實力已極為雄厚,且吸引大批知名創投機構參與。光谷產業基金由武漢光谷產業發展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管理,該公司由光谷金控于2017年發起設立為全資子公司,2018年在基金業協會登記為私募股權、創業投資基金管理人。目前受托管理了光谷產業基金、光谷創投基金、光谷合伙人基金三只基金。
截至目前,上述三只母基金發起設立參股子基金53只,總規模超過3870億元;與一批知名投資機構合作發起基金,直接或間接投資企業超過1000家;上市企業總數達55家,其中科創板上市公司20家,北交所上市公司1家。
千億級基金集群頻現
近年來,地方政府愈發重視產業投資基金對當地產業的引領帶動作用,各地都在紛紛出臺相關的“基金招商”政策,更是爭先設立打造矩陣化“基金集群”,千億級母基金集群正在興起。
今年4月,上海發布《關于新時期強化投資促進加快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的政策措施》(以下簡稱《政策措施》)的通知,明確支持社會資本、園區平臺、國有資本等參與設立總規模1000億元的系列產業投資基金,助力上海高質量招商。
《政策措施》提到,聚焦集成電路、生物醫藥、人工智能三大先導產業,和智能終端、綠色低碳、數字經濟、元宇宙四個新賽道產業。在三大先導產業方面,對于引進的優質項目,新政明確最高可給予1億元的支持。集成電路領域將聚焦芯片設計、制造、封測、裝備、材料等關鍵環節招商;生物醫藥領域將吸引優質企業在滬設立各類總部、研發中心、生產基地;人工智能領域將加快招引智能芯片、核心算法、操作系統等項目,加快優質項目落地。
同樣是在4月,在2023年長沙金融服務節開幕式上,長沙市投資控股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謝冀勇推介了“長沙市產業發展母基金”。該基金規模300億元,由長沙市投資控股有限公司牽頭設立,基金管理人為長沙市長財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主要投資長沙22條工業及新興優勢產業鏈和“1+2+N”先進制造業集群等領域,力爭通過3-5年時間,打造管理規模超千億、輻射企業規模超萬億的基金體系。
今年5月,由浙江省財政廳主辦的浙江省“415X”先進制造業專項基金群啟動暨簽約大會上,目標總規模超2000億元的“4+1”專項基金群正式啟動。此次發布的“4+1”專項基金群,由4大產業集群基金和“專精特新”母基金組成。其中,4大產業集群基金對標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現代消費與健康、綠色石化與新材料等4個萬億級、世界級先進產業群;“專精特新”母基金面向“新星”產業群和未來產業,重點培育單項冠軍、“小巨人”企業等。
還是在5月,重慶產業投資母基金成立大會暨投資峰會在重慶舉辦,總規模達2000億元的重慶產業投資母基金發布并正式授牌。據悉,重慶產業投資母基金總規模2000億元,力爭通過放大效應,形成超6000億元的產業基金集群,并帶動超萬億元重慶先進制造業投資。
而母基金研究中心發布的《2022中國母基金全景報告》顯示,2022年新發起成立的母基金共113家。在這些新發起的母基金中,市場化母基金10家,政府引導基金103家。新發起母基金規模共5473億元,其中市場化母基金規模764億元,政府引導基金規模4709億元。
校對:李凌鋒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