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市場“下半場”:亞洲地區市場表現預計更加樂觀
【資料圖】
今年上半年,對全球市場而言,可謂是多事之秋。俄烏沖突仍在持續,美國銀行業“爆雷”,美聯儲開始調整貨幣政策,市場投資者的情緒波動起伏。隨著時間進入2023年下半年,全球市場究竟將怎樣演化,成為投資者關注的焦點。
景順2023年年中投資展望報告指出,為應對數十年來最嚴峻的通脹,西方發達國家的央行紛紛大幅收緊貨幣政策。這的確有助于抑制通脹,但同時也導致全球增長顯著放緩及一些金融事故,包括美國部分地區性銀行的倒閉。
“基礎情境預期是,隨著通脹持續緩和及貨幣政策緊縮周期接近尾聲,經濟會在短期內略為放緩,但隨后會迎來復蘇。我們稱之為‘幾經波折的著陸’,在這種情況下,經濟將在某種程度上受挫。同時,我們相信有可能會出現‘硬著陸’的下行情境,這將對全球增長造成較嚴重的沖擊,美國將率先陷入衰退,隨后波及其他經濟體。另外,還可能會出現‘平穩著陸’的上行情境,在此情境下,貨幣政策對經濟的影響將小于預期,全球經濟相對無礙。”景順2023年年中投資展望報告指出。
其中,亞洲地區市場有望迎來更好的表現。景順亞太區(日本除外)全球市場策略師趙耀庭表示,我們對于亞太地區非常看好,亞太地區處在這個周期完全不同的階段。具體來看,隨著半導體產業的恢復,東北亞(如韓國)經濟將繼續處于上升期。日本會繼續獲得進一步的資金流入,隨著結構和公司治理的進一步發展,風險資產再次從估值調整中受益。中國方面,預期未來可能還會有進一步的刺激政策出臺,以更好地穩定市場并促進經濟增長。
瑞士寶盛2023年年中市場展望報告預測,隨著亞洲市場環境的改善,今年下半年,新興市場股票應該會出現有吸引力的投資機會。目前,維持對印度股票的“增持”觀點,并且認為中國存在選擇性的投資機會。同時,日本作為發達市場還有更多價值有待釋放。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