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天遠離熱射病 這些食物保平安
7月11日入伏,這個意味著什么?據說,在三伏天把身體養好,在寒冬臘月里面就不再害怕寒冷,或者感冒什么的都不會發生。今天就為大家盤點幾大養生食材。
【資料圖】
伏天適宜吃什么?
紅色食物:中醫講究夏季重點養心,應多吃紅色食物。紅色食物有甜菜根、番茄、蔓越莓、紅薏仁、紅豆、鮭魚、紅曲腐乳等。
姜:“冬吃蘿卜夏吃姜,不勞醫生開藥方”,夏天適當吃點姜可以溫胃健脾,不妨每天喝一小杯黑糖桂圓紅棗姜茶。
綠豆、赤小豆、黑豆:在伏天經常喝一碗三豆湯,綠豆、赤小豆和黑豆湯,能夠清熱解暑、健脾祛濕,很好地針對入伏前后可能出現的各種不適癥狀。
蓮子:熱天心臟最脆弱,暑熱容易導致煩躁,蓮子可清心火,還有降血壓作用。
海帶/昆布:海帶有助于清除體內的積熱,還可以對付因出汗過多導致的體力透支。夏天是心腦血管疾病的高發季節,海帶中含有的多種營養物質,具有輔助降低血壓、降低血液黏稠度的作用,對心腦血管疾病患者大有裨益。
如何祛濕最有效?
小暑季節,屬長夏,是一年中濕氣最盛的季節。
自測濕氣的方法:
第一,看舌苔,如果舌苔厚膩,基本可以確定體內濕氣較重,如果是白膩,偏于寒濕,如果是黃膩,偏于濕熱;
第二,看是不是容易腹瀉或者大便黏滯不爽,經常粘馬桶,也說明存在脾虛濕盛的情況;
第三,看皮膚,容易起濕疹,也是體內濕氣比較重的表現。
濕邪最大的危害是傷陽,這恰恰對我們“春夏養陽”很不利,所以小暑季節祛濕很重要。
祛除濕氣主要靠脾陽的運化功能,避開寒涼的食物是最有效的方法。如果已經有了濕氣,可以用芳香醒脾化濕的藥物或者食物,外用內服皆可,外用比如佩戴香囊,選擇芳香的藥物做出香囊,經常佩戴,可辟穢化濕。內服比如砂仁陳皮荷葉茶、栗子龍眼粥、茯苓大棗山藥粥、黃精芡實豬肉湯等,適當加些砂仁、陳皮、豆蔻等香藥,既健脾祛濕,又給湯品增味,一舉兩得。
伏天濕氣重,吃些什么?
預防濕邪致病,我們可進食一些既能去濕又能加強脾胃功能的食物,飲食宜清淡, 多食用消熱“利濕”的食物,高鉀蔬果精力湯、火麻茶、綠豆、糙薏仁、冬瓜。
火麻茶 :火麻茶是由7種草本植物組成的:火麻籽、山楂、羅漢果、桑葚、黃精、金銀花、枸杞子。最好的火麻茶便是來自世界長壽之鄉廣西巴馬,火麻含有多種生物活性成分,對免疫系統的多環節都具有不同程度的調節能力,可以健脾祛濕,調養脾胃,排除體內濕氣。
『夏天吃燒烤,記得排毒小幫手!』
夏天在擼串、吃燒烤、啤酒、小龍蝦的時候,不要忘記給身體減負:螺旋藻錠、青汁排毒水、精力湯、植物甾醇磷脂。\
來源:健康北京 百度健康 中華網
編輯:張瑾超
責編:徐悅鈞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