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寧一高齡產婦突發羊水栓塞 30余名醫護奮戰27小時擊退“死神”
中新網南寧8月26日電(記者 黃艷梅)她因羊水栓塞出現大出血,30余名醫護搶救27個小時,持續近90分鐘的心肺復蘇,血站6次緊急供血,搶救和治療用血約合6.75萬毫升,相當于17個健康成年人全身血液的總和,為近5年來廣西南寧市用血量最大的病例……這一串串數字,記錄著南寧一名高齡產婦經歷的驚心動魄的生產過程。
近日,經醫護人員全力救治,這名產婦已轉危為安,目前已轉入普通病房持續接受治療,其新生的寶寶也順利出院。
8月5日,41歲的王女士(化姓)來到廣西壯族自治區婦幼保健院待產二胎寶寶。然而,6日約16時20分,臨產的王女士在轉送產房的過程中,突然發生抽搐,并迅速出現意識障礙,疑似發生羊水栓塞。
(資料圖片)
廣西壯族自治區婦幼保健院多學科聯合救治產婦,與“死神”爭分奪秒。廣西壯族自治區婦幼保健院供圖
“當時情況非常緊急,我們的產科團隊憑豐富的經驗,馬上判斷出她可能是出現羊水栓塞,于是緊急啟動危急重癥孕產婦救治預案,立即對她實施緊急剖宮產手術,及時將胎兒娩出,胎兒娩出后為避免子宮的進一步出血,在心肺復蘇的同時快速地切除了子宮。”廣西壯族自治區婦幼保健院產科主任孔琳回憶道,“整個過程非常急驟,產婦的生命體征也出現了一個急劇的變化,她先是出現了呼吸衰竭和心臟驟停的情況,很快又繼發大量的失血,隨時可能危及生命。”
據孔琳介紹,羊水栓塞是指羊水突然進入母體血液循環系統,從而引起過敏性休克、彌散性血管內凝血(DIC)、腎功能衰竭或猝死的嚴重的分娩期并發癥。“羊水栓塞其實發病率不高,但是它的死亡率約為19%—86%。而且羊水栓塞發病急,也沒有比較好的預測手段,所以一旦發病就會非常兇險,孕媽媽可能在數分鐘內會失去生命。”
胎兒娩出后,王女士的情況急轉直下,一度出現心跳驟停,生命危在旦夕。廣西壯族自治區婦幼保健院迅速啟動多學科協作診療機制,快速集結院內多學科專家團隊,開展緊急救治。
“產婦來到手術室時已經完全喪失了意識,全身發紺,我們團隊緊急對她進行了氣管插管,同時開通中心靜脈通路。”廣西壯族自治區婦幼保健院手術麻醉科主任馮繼峰回憶起當時的場景,仍是心有余悸。她表示,為了搶救產婦,整個團隊都在跟“死神”搶時間。“當時有5位醫生輪番上陣,無間斷接力心肺復蘇,為產婦進行持續有效、高質量的近90分鐘的胸外心臟按壓。”
在搶救過程中,產婦王女士繼發彌散性血管內凝血(DIC)。“她的腹腔內彌漫性出血、肺出血、皮下組織廣泛滲血等全身出血的情況。”馮繼峰說,輸血是羊水栓塞患者救治的重要手段,在救治王女士的過程中,該院為產婦向南寧中心血站緊急申請6次用血,紅細胞懸液、血漿、纖維蛋白原、冷沉淀等源源不斷送往手術室。“醫護人員不斷地為她進行輸血治療,并尋找出血位置進行及時止血。血站的及時供血為我們的搶救提供了重要支持。”
心肺復蘇、容量復蘇、CRT治療……在多學科專家團隊的不懈努力下,7日10時,王女士的凝血功能等指標開始慢慢好轉,這讓眾人看到了生命的希望。在其他醫院急診團隊的協助下,該院手術團隊積極為產婦手術止血。7日19時左右,經過廣西壯族自治區婦幼保健院醫護人員近27小時的奮力搶救,終于把產婦從“死亡線”上拉了回來。
“這次能成功搶救這名產婦,得益于產科專家的早期識別、及時診治,還有多學科聯合診治的機制以及全體搶救人員執著的信念和強大的團隊。”馮繼峰介紹,為了搶救這名產婦,該院的產科、手術麻醉科、外科、重癥醫學科等多學科30余名醫護人員全力以赴協助搶救,大家各司其職、配合默契,為產婦維持生命體征接受后續救治提供了有利的條件。
術后,王女士生命體征趨于平穩,器官功能恢復良好,已能正常交流,并在協助下可下床活動。(完)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