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芭比》,全球爆火
《芭比》,全球爆火
最近全球最火的電影,必須是《芭比》,票房和口碑雙爆。
它也是本年度在中國大陸院線上映的評分最高的電影,被譽為“高純度女性主義爽片”。
導演格雷塔·葛韋格,曾執導過《小婦人》《伯德小姐》等優秀女性作品,由她來導演《芭比》無疑是最好的選擇。
【資料圖】
演員陣容也很強大。芭比的扮演者是美國甜心瑪格特·羅比,曾出演過《X特遣隊:全員集結》《我,花樣女王》《華爾街之狼》等電影。此外,還有“高司令”瑞恩·高斯林、奧斯卡影后海倫·米勒及奧利維婭·科爾曼等人加盟。
01
作為風靡全球的洋娃娃,芭比自1959年被制造出來后就成為了無數女孩心中的“完美女性”,“長得像芭比娃娃”成了一句對容貌的至高肯定。
芭比外表精致,身材凹凸有致,無論是發型、妝容還是服飾都無可指摘。每當女孩們捧起她,就自然而然在她身上投射對想象,幻想自己也如此精致。
這種商品化、娛樂化和標準化女性身體的消費符號在女性主義思想逐漸發展的當代,明顯落伍了。
所以在后期發展中,為了破除經典芭比所代表的那種“無腦金發美人”的形象,美泰公司也適時為芭比賦予了不同的人種、膚色和職業。不過,經典芭比依舊是那個最具代表性的。
那么問題就來了,影片如何在消費形象上賦予進步的價值觀呢?這也是這部電影做的最好的地方,讓芭比經歷了一個“存在主義”危機。
《芭比》一開場就暗示了這一點:隨著芭比的降臨,小女孩們扔掉了手中的傳統布娃娃,不再渴望成為母親,而是在心中種下了“成為芭比”的種子。接下來,一個娃娃被拋向空中,芭比的片名從天而降。
這個致敬庫布里克《2001:太空漫游》的開頭,意味著兩個字:覺醒。
這不僅是女孩們從模仿精致洋娃娃中掙脫出來,也是指芭比主體意識的覺醒,她從一個無腦的符號,成為活生生的人。
影片開頭,是生活在芭比樂園的芭比,她過著無憂無慮的童話生活,每天青春靚麗,完美無瑕,絕無emo時刻。
在芭比樂園,芭比們就是主宰。
她們擔任著這個樂園里所有重要的職位,從總統、最高法院法官到諾貝爾獎獲得者,通通都是芭比。與之相反,男娃娃們只能充當陪襯。
但突然有一天,以完美著稱的芭比不再完美,生活對她來說也不再事事順心了:洗澡水開始變涼,吐司烤糊了,用來穿高跟鞋的腳突然變成了平腳掌,腿上還出現了橘皮組織……甚至,芭比還開始思考起了死亡。
為了解決存在主義危機,讓一切回歸原樣,她必須進入到成人世界,找到那個和她一起玩耍的女性,搞清楚她怎么了,然后讓現實世界和芭比樂園再次界限分明。
02
進入到成人世界后,芭比很快意識到了這里的異樣:男性總是用不懷好意的目光盯著她。
這種凝視的目光本身攜帶著規訓的意味,即任何出格都會承擔一定的風險,直到規訓完成。
當芭比找到記憶中的那個小女孩時,對方卻對她充滿仇恨,說自己早就不玩芭比娃娃了。
理由是,芭比在今天已經成為了“服美役”(適齡女性被認為有保持美貌的“義務”)的代名詞,她不再是女性幻想的投射,而是一層枷鎖。
后來她才發現,自己所想起的那段記憶,來自于小女孩的母親葛洛莉婭。芭比的存在主義危機,也正是這位母親的危機:工作乏味,生活單調,抑郁厭世。
與此同時,和芭比一起出來的官配男朋友肯開心的發現,成人世界中,男性占據了大部分重要崗位。和芭比的挫敗相反,肯的感覺前所未有的好。
他野心勃勃,想利用自己的男性身份在此大展拳腳,但很快意識到只會說一句“我是男人”是沒用的。
他立馬返回芭比樂園,決定開創一番事業,畢竟創建新制度最好的地方,就是在還沒有制度的地方。
芭比樂園就這樣變成了“肯的王國”。芭比帶著葛洛莉婭母女回到芭比樂園時,發現一切都天翻地覆了:其他芭比們從重要崗位上退下來,她們不再追求個人發展,做了花瓶。
葛洛莉婭母女聯合芭比進行了一場覺醒宣言,成功讓游樂園的芭比們從肯的洗腦中恢復過來,不過這一次,她們不再占領絕對地位,而是讓男性也參與進來,分享話語權。
比起搞男女對立,《芭比》追求的是一種性別之間的平衡。
無論是芭比樂園中的肯,還是成人世界中的女性,都不應該因為性別而遭受歧視,兩性之間應該互相尊重,彼此包容。
03
《芭比》能在全球收獲極高評價,源于它精準把握了女性心理,能讓她們在觀影過程中迅速理解電影要表達的理念。
影片的各種設定,充分展示了女性選擇的多樣性。
比如,為了最大程度打破人們對芭比的刻板印象,除了女主粉絲芭比外,還有174個不同膚色身材各異、有著不同職業的芭比。
很多女性都經歷過那種“我來考考你”和“我來教教你”的爹味發言,也都多少通過示弱來配合過男性的表演。
電影對這一社會現象也做出了極具喜劇效果的處理,用相對溫和的方式來呈現。
《芭比》還生動展現了女性之現的那種美好的、無條件的互助氛圍。
比如“芭比之母”露絲·漢德勒,她鼓勵糾結的芭比遵從內心選擇,到成人世界里經歷生老病死。這種母親對于女兒的祝福和呵護,是一種希冀與鼓勵,而不是束縛。
除此之外,影片的服化道和配樂都很不錯。
整部電影采用芭比粉做主色調,粉色作為夢幻的代表,與芭比樂園的童話質感相符合,能將電影與童話王國、成人世界連接起來。幾首插曲緊密貼合劇情,調節氣氛,沖淡了電影的說教感。
可以說,作為一部爽片,《芭比》無比優秀。
只是,有一點不容忽視,這部影片的表達是有限度的,一些概念的呈現過于絲滑。
比如通過言語就能對芭比們進行反洗腦,使其快速清醒過來;芭比們利用美色便成功麻痹了樂園的男性們,使其內訌;簡單的投票能快速決定權力分配,重新洗牌社會結構。
這種情節處理固然符合電影無處不在的童話感,但也減弱了主題的深刻性。
就像片中那段為人稱道的反PUA臺詞,它只是當下女性思想的一種挪用與總結,并無太大新意。
而另一方面,這種對女性的迎合,往往與消費主義捆綁在一起。夢幻別墅、全粉游戲手柄,定制版汽車等等,影片在片外和各大奢侈品大牌進行了鋪天蓋地的宣傳和聯名,給人一種收割女性紅利的觀感,進一步消解了電影主題的深意。
枕云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