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太保上半年營業收入同比增長6.5%
(相關資料圖)
8月27日,中國太保(601601.SH 2601.HK CPIC.LSE)公布2023年中期業績。上半年,中國太保新會計準則口徑下營業收入達到1,755.39億元,同比增長6.5%,集團歸母營運利潤215.37億元,同比增長2.5%;截至6月末,集團內含價值5,371.14億元,較上年末增長3.4%。
在負債端,面對近年保險市場的周期轉換,公司積極統籌轉型和發展,產壽險齊頭并進,率先實現轉型突破,規模與價值均呈現良好發展態勢。上半年,中國太保壽險新業務價值同比增長達31.5%,新業務價值率同比提升2.7個百分點。中國太保產險保費收入突破千億,市場份額持續提升,承保盈利保持良好水平。
在資產端,中國太保經受了不同時期的市場波動考驗,管理資產規模穩步增長,截至6月末,集團管理資產規模達2.84萬億元,較上年末增長6.9%,信用風險管控保持較好水平。優化資產負債管理機制,投資收益表現良好,為集團整體經營結果提供了重要支撐。
2023年,中國太保持續深化轉型改革,將市場環境、行業轉型和公司治理有機結合,不斷加快塑造高質量發展新動能。上半年,中國太保發布“352”大健康施工藍圖,圍繞保險支付、服務賦能和生態建設三大能力圈層,形成覆蓋未病、已病、康復、養老的全場景健康養老服務體系,為客戶提供全生命周期的高品質、一體化的服務。中國太保聚焦“一老一少”客群需要,推出專項健養服務,“太保家園”養老社區初步形成全國布局,揭幕青少年健康促進中心上海體驗館,發布“青青成長”青少年健康促進服務品牌。
中國太保堅持創新求變,以新機制、新技術、新模式推動傳統生產管理的動力和效率變革,積極培育高質量發展新動能。中國太保壽險長航行動二期工程已全面啟動,代理人隊伍產能顯著提升,銀保渠道價值貢獻占比穩步擴大。中國太保產險持續加強新技術風險研究,創新新能源車險專屬經營模式,強化風險減量管理,服務產業升級。加快探索大模型應用技術,中國太保第一位數字員工已在審計條線正式落地,勞動力數字化達成重要里程碑。穩步推進重點區域一體化體制機制創新,建成大灣區科創、投資共享能力平臺,灣區機構業務發展和創新能力實現雙提升。著力開展ESG管理體系和能力建設,推動ESG因素融入公司經營管理,抓住雙碳戰略推進機遇,加快面向綠色產業和技術的產品服務創新,提升綠色金融供給能力。啟動以碳排放為核心的核算和管理平臺建設,開展員工、客戶碳普惠機制試點,探索金融業低碳運營模式,為加快社會綠色低碳轉型進程貢獻力量。(經濟日報記者 楊然)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