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銀行業發布《自律公約》利率定價:兼顧社會責任與商業可持續性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在上海銀保監局指導下,上海市銀行同業公會(以下簡稱“公會”)于近日發布《上海銀行業營造可持續信貸市場環境自律公約》(以下簡稱《自律公約》)。
該文件出臺有何背景?滬上銀行如何科學制定利率定價策略、合理確定利率定價水平,同時建立健全利率風險管控制度?銀行怎樣通過營造可持續信貸市場環境,實現金融服務實體經濟從量的增長向量質并舉轉變?記者日前帶著這些問題采訪了上海銀行、工行上海市分行以及公會負責人。
“銀行業肩負著支持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的使命,同時,銀行業也應重視自身高質量發展目標的實現。銀行業金融機構自身的利潤應能夠滿足內源性資本補充的需要,應處理好本和末、專和全、質和量三大關系,堅守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本源,鑒此,上海市銀行同業公會制定并發布了《自律公約》。”上海市銀行同業公會會長、農行上海市分行行長陳其昌介紹道,《自律公約》強調,會員單位應依法合規經營,根據利率市場變化和本行戰略定位,立足以存定貸原則,發揮LPR對貸款利率的引導作用,合理確定利率定價水平;不應以利率為單一手段爭攬客戶,兼顧銀行機構社會責任與商業可持續性,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風險的底線。
在上海銀行業務總監朱守元看來,《自律公約》主要體現了三個特點。一是充分體現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強調上海銀行業各金融機構應將服務實體經濟放在首位;二是充分體現市場化原則,銀行可通過科學制定利率定價策略和模型,實行差異化、精細化的存貸款利率定價體系,從而實現商業可持續性;三是充分體現與時俱進,全面符合服務實體經濟的發展導向。他表示,上海銀行將在《自律公約》的框架下,進一步做好貸款定價的合理管控:首先,正確理解和有效應對利率市場化,自覺建立更健康合規可持續的定價管理體系;其次,充分運用金融科技手段,加快定價管理的流程優化、數字化應用;同時,牢固樹立自律合規的經營理念,踐行風險收益匹配原則,嚴禁違規或變相降低貸款條件爭攬客戶的行為發生。
作為在市場上有風向標意義的國有大型商業銀行,工行上海市分行認真落實金融管理部門的各項利率政策及相關規定,積極維護公平有序的信貸市場秩序。該行副行長張曉琪介紹,在貸款定價方面,該行堅持優投優貸,根據不同貸款產品、金額、期限、客戶等因素,實行差異化、精細化的貸款利率定價,并根據利率市場變化、該行戰略定位和同業競爭形勢,動態調整貸款定價策略,兼顧銀行機構社會責任與商業可持續性。在利率風險方面,該行前瞻應對內外部經營形勢及市場利率走勢變化,建立健全利率風險管理體系,做好風險識別、評估和應對預案,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風險的底線。
張曉琪表示,不應以利率為單一手段爭攬客戶,“我們通過較為豐富的產品體系和更貼近市民的優質服務,努力為客戶提供更好的金融消費體驗。同時,我們也非常愿意與客戶共同維護形成良性循環的金融生態圈,我們在其中根據不同的客戶提供差異化的服務,也努力促進同行業或產業鏈上的客戶形成交流,甚至成為新的伙伴,我們在此過程中與客戶共同成長。”
《自律公約》適用于公會內所有開展信貸業務的會員單位,會員單位有義務嚴格執行《自律公約》有關內容,堅守金融本源,健全內生約束,依法合規經營,推動價值創造,落實風險管控,發揮信貸資源優勢,激發市場活力,穩定市場信心,實現金融服務實體經濟從量的增長向量質并舉轉變。陳其昌表示,公會將聚焦科技金融、綠色金融、普惠金融等重點領域,引導會員單位加大符合國家產業發展導向、支持上海市重點發展產業的貸款投放力度,加強專項債、政策性開發性金融工具等的配套融資支持,全力支持民生改善、城市更新項目,積極為小微企業提供優質、高效、優惠和個性化的金融服務,推動信貸陽光化,建立共生共榮、互利互惠的銀企關系。
據介紹,滬上銀行持續提高政治站位,大力服務小微、科創、民生以及重大戰略等實體經濟領域。上海銀行在業內首創“科創金融實驗室”模式,深入推進科創金融專營機構和隊伍建設。截至5月末,該行科技型企業貸款規模達1168.3億元,較年初增長12.5%;目前“專精特新”企業貸款余額超150億元,高新技術企業貸款規模達250億元。此外,該行還是同業唯一一家推出市擔保基金線上快貸產品的銀行,累計放款居同業第一,并將以往最快兩天內完成的簽約放款操作壓縮到30分鐘內。在綠色金融領域,截至5月末,該行綠色貸款余額達822.2億元,較年初增長25.8%;自2020年以來,綠色貸款規模增長超6倍。
工行上海市分行也持續對重大戰略和重點領域加大信貸支持力度。對于符合國家產業發展導向、上海市重點發展產業的項目,該行積極對接,對于其中金額較大的還會通過組建銀團方式提供更為豐富的融資支持,近幾年重大項目采用銀團方式的占比不斷提高。該行通過制定優質制造業名單,優化制造業業務流程,使相關業務有效提速。為支持科創類企業發展,該行建立了科創企業獨立的評級體系和主動授信措施,還專門推出科創企業研發貸款、知識產權質押貸款等產品,努力解決科創企業初期資金難的問題。
張曉琪進一步表示:“為落實人民銀行深化利率市場化改革要求,加強LPR貸款應用與推廣工作,更好地服務實體經濟發展,我行貸款利率均采用相應期限的LPR定價。在支持實體經濟方面,信貸資源優先滿足普惠金融、制造業、科創、民營企業、綠色信貸、鄉村振興等重點領域貸款投放需求,積極優化新增貸款結構,進一步提高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發展質效。同時,加大減費讓利力度,進一步推動降低實體經濟融資成本。今年1月至5月,我行新發放公司貸款利率較上年有較大幅度下降。”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