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80家公司發布股東終止減持公告 最新減持要求成效顯現
與過去監管對減持的要求主要集中在時間、規模、信息披露等方面不同,業內普遍認為,此次政策關注點聚焦在進一步規范大股東減持行為,選取破發、破凈或分紅作為衡量標準,不僅有助于提升市場穩定性,也將有效保護投資者信心。
(相關資料圖)
8月27日,在財政部、稅務總局公布減半征收證券交易印花稅后,證監會也公布了一系列活躍資本市場、提振投資者信心的舉措,其中,對相關方減持行為作出新要求一項備受關注。
此前,部分上市公司大股東宣布減持計劃,對資本市場穩定性及投資者信心造成一定壓力。充分考慮市場關切,證監會在減持新要求中指出,上市公司存在破發、破凈情形,或者最近3年未進行現金分紅、累計現金分紅金額低于最近3年年均凈利潤30%的,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不得通過二級市場減持本公司股份??毓晒蓶|、實際控制人的一致行動人比照上述要求執行;上市公司披露為無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的,第一大股東及其實際控制人比照上述要求執行。
最新減持要求的效果立竿見影。截至8月31日《金融時報》記者發稿前,近4日內,已有79家A股上市公司發布公告稱,公司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持股5%以上股東、董事或高級管理人員提前終止減持計劃,從原因來看,大都是根據證監會進一步規范股份減持行為的相關要求,并結合自身情況作出的選擇;與此同時,還有不少上市公司表態重要股東承諾不減持或擬積極增持。
國泰君安新股首席分析師王政之認為,對于控股股東和實控人的減持限制,將形成兩方面成效。一方面,將有利于新股發行定價時不過度追高,保證發行價相對合理;另一方面,將對違規和投機減持造成的股價大跌風險進行控制,保障投資者合法權益。
減持計劃紛紛提前叫停
8月27日晚間減持新規落地后,次日便有13家上市公司宣布大股東或董事及高級管理人員提前終止減持計劃;此后的8月29日、30日、31日,越來越多上市公司加入到大股東終止減持的隊伍中。截至8月31日,這一數量已達79家。
從行業分布來看,叫停減持計劃的上市公司多集中在計算機、機械設備、生物醫藥、電子等行業。以幾家生物醫藥類上市公司為例,8月29日,香雪制藥公告稱,公司近日收到控股股東廣州市昆侖投資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昆侖投資”)出具的《關于提前終止股份減持計劃的告知函》,根據證監會進一步規范股份減持行為的規定,并結合自身情況,昆侖投資對減持計劃予以提前終止。根據原減持計劃,昆侖投資擬在6月21日起15個交易日后的6個月內以集中競價交易的方式合計減持不超過1320萬股,不超過香雪制藥總股本的2%。
同日,科創板生物醫藥上市公司康希諾、賽諾醫療也分別發布了公司股東提前終止減持計劃的公告,公告顯示,兩家上市公司相關方原減持計劃均是在8月剛剛披露的;此后,翰宇藥業、九強生物、長江健康、北大醫藥等上市公司也陸續宣布股東終止減持。
可以預計的是,接下來,或有更多不符合減持新規的上市公司大股東將終止減持計劃。據華創證券策略首席分析師姚佩統計,基于最新減持要求進行篩選,A股上市公司中有2235家受限制不能減持,占比42%。從行業分布來看,數量最多的5個行業分別為機械設備225家、電子207家、醫藥生物198家、基礎化工148家、電力設備141家。
“表面上看,此次減持新規實施后,生物醫藥、機械設備、電子、計算機等科技成長性板塊,受到減持限制的上市公司是最多的。”長城證券副院長、首席策略分析師汪毅表示,但事實上,相比于其他板塊,這些行業本身上市公司就比較多,如果將口徑放在和行業橫向比較來看,受新規影響最大的行業是房地產、銀行和商貿零售,受到減持限制的家數占比同行業分別為97.62%、66.97%和63.46%,其他順周期板塊也明顯呈現受限程度比成長性板塊更高的特征,因此,此次新規旨在資本市場發揮逆周期調節作用。
保護中小投資者利益是核心
與過去監管對減持的要求主要集中在時間、規模、信息披露等方面不同,業內普遍認為,此次政策關注點聚焦在進一步規范大股東減持行為,選取破發、破凈或分紅作為衡量標準,不僅有助于提升市場穩定性,也將有效保護投資者信心。
汪毅認為,本次減持新規和之前關于減持的相關規定最大的不同之處在于,將控股股東和實控人減持條件與上市公司分紅和股價情況掛鉤,之前控股股東和實控人對已經獲得解禁的股票進行減持的相關規定總體來說比較寬松,除了創業板和科創板規定“公司上市時未盈利的,在公司實現盈利前,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自公司股票上市之日起3個完整會計年度內,不得減持首發前股份”之外,對減持的限制更多的是控股股東和實控人本身是否存在違法違規的行為。
“破發不減持,可以從源頭上約束不規范現象,去除融資端的弊端,并通過供需再平衡提升交易端活躍度。”創金合信基金首席經濟學家魏鳳春表示。
東興證券非銀首席分析師劉嘉瑋也認為,規范減持的核心是保護中小投資者利益,從而實現讓居民通過證券投資“能賺到錢”和資本市場繁榮向好的正向循環,后續中長期價值投資資金持續入市也將水到渠成。
值得一提的是,證監會同時要求,從嚴控制其他上市公司股東減持總量,引導其根據市場形勢合理安排減持節奏;鼓勵控股股東、實控人及其他股東承諾不減持股份或者延長股份鎖定期。此外,證監會表示,正在抓緊修改《上市公司股東、董監高減持股份的若干規定》,提升規則效力層級,細化相關責任條款,加大對違規減持行為的打擊力度。
“規范股東減持行為,有利于引導上市公司股東聚焦主業經營,合理規劃產能擴建等相關投融資項目,將公司穩步業務發展和科學規劃相結合,從而給投資者帶來合理中長期分紅回報。”川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陳靂對《金融時報》記者說。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