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健康 | 白巖松:健康家庭要六個“有”;自我保健是每個人的權利、責任
樂健康 | 白巖松:健康家庭要六個“有”;自我保健是每個人的權利、責任
???????? 7月26日,由中國健康促進基金會聯合多家機構共同主辦的“助力健康中國行動——自我健康管理大會”在京舉辦。會上發布了《“助力健康中國行動——加強自我健康管理”聯合倡議》。
【資料圖】
中央電視臺評論員、中國健康知識傳播激勵計劃健康知識宣傳員白巖松呼吁,健康家庭要做到倡議中提到的六個“有”:有“健康家長”,有健康支持性工具,有合理的膳食習慣,有良好的“運動家風”,有相互關愛的家庭文化以及有安全合理的家庭藥箱。
有“健康家長”
倡導家庭有“健康家長”,能夠了解家人健康情況;帶領家人學習科學的健康知識,提升健康素養;掌握必備的技能。如測量血壓、體溫、脈搏;查看食品、藥品、保健品的標簽和說明書;心肺復蘇術、海姆立克急救法、急救包扎和固定搬運等急救技能;以及緊急情況下的基本逃生技能等;了解常見疾病的早期癥狀,及時就診,科學就醫;監督家人不抽煙,少喝或不喝酒。
有健康支持性工具
倡導家庭常備健康監測工具,如體溫計、體重體脂秤、血壓儀、腰圍尺等;使用控油壺、控鹽勺等有利于健康的廚房用品;為老年人準備扶手、夜燈、防滑墊等適老用品,防止老年人跌倒;適合家庭健身鍛煉的簡易器材,如跳繩、拉力器、球類等。
有合理的膳食習慣
倡導家庭保持口味清淡,控制鹽、油、糖攝入;注重食物多樣,合理搭配。建議每天攝入12種以上、每周25種以上食物,并按照相關膳食指南建議合理搭配。
有相互關愛的家庭文化
倡導家庭相互關愛、尊重和包容;多交流互動,合理控制視屏時間;關注家人情緒狀態,積極響應家人的心理、健康和社會需求;遇到心理問題及時尋求專業幫助。
有安全合理的家庭藥箱
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院藥劑科主任藥師、中國藥師協會副會長梅丹教授表示,家庭藥箱一般以治療常見病、多發病、慢性病以及時令性疾病的藥物為主。家庭藥箱的品種要科學合理,并隨時加以調整、更新,可根據家人健康狀況適量準備感冒藥、解熱鎮痛藥、鎮咳祛痰藥、胃腸解痙藥、止瀉藥、抗過敏、外用藥,以及慢病治療、急救類藥物等。
同時,應注意處方藥須在醫生指導下使用。非處方藥應按藥品說明書結合患者情況使用或在藥師指導下購買和使用,使用一段時間(一般為3~7天)后,癥狀未見緩解或減輕,應及時就醫。
對自己不能判斷或癥狀較重、變化較大的疾病,應及時到醫院就診,不擅自用藥。使用藥物時應注意適應癥、用法用量、警示等內容,不可超量或超范圍使用。
自我保健是每個人的權利、責任
7月24日,2023年國際自我保健日“自我保健 預健未來”主題活動在北京舉行。
WHO在今年的活動中強調,自我保健是一種授權,他授權人們積極參與并掌控自己的健康。隨著社會衛生系統所面臨的壓力越來越大,自我保健必將成為衛生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而盡早的應用自我保健,將更大程度的提高人們的健康水平。所以,自我保健既是每個人的權利,也是每個人的責任。
個人、公眾、行業、社會的“自我保健”定義
國際自我保健基金會大中華區秘書長賈佳女士談到:
世界衛生組織將“自我保健”定義為——“個人、家庭和社區在有或沒有醫療保健提供者的支持下,依然擁有預防疾病、保持健康、應對疾病和殘疾的能力”。
對公眾而言,應用自我保健包括了健康生活方式的選擇、規避對健康產生危害的風險因素、負責任地使用處方和非處方藥物、自我識別癥狀、自我監測和自我管理。
對行業而言,自我保健通過賦予個人更清晰自主的信息和工具,使他們能夠做出有關自己健康的正確決策,推動健康產業正向積極發展,更多堅持創新、優質且為公眾帶來持續穩定健康改善產品與服務的企業,將獲得更快的發展與社會的尊重。
對于整個社會而言,自我保健融入醫療衛生體系之中,將有助于提高人們的健康和生活質量,同時可以為醫療衛生體系的可持續性發展提供重要支持。
聚焦 北京市城鎮職工可自行變更定點醫院
7月26日,北京醫保發布,城鎮職工參保人員首次參保后,在選擇定點醫院時可以選擇4家醫院。參保人員可通過“北京醫保”公眾號或“北京醫保公共服務平臺”進行自主辦理,也可通過用人單位進行變更。
聚焦 全國老年健康宣傳周倡導科學健身?
據“健康中國”,7月24日-30日是全國老年健康宣傳周,活動主題是“科學健身助力老年健康”,對于老年人來說,運動不僅可以活動筋骨,還能增強身體的抗病能力,預防失能。
關鍵詞: